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案由:
领土与国家存亡有密切关系,因为领土是国家的一部份,是形成国家的必要条件,国家行使主权的地域及显示出国家独有的主权的方式。众所周知,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大清王朝真正统一中国,形成了极为稳定的疆域,当时的领土面积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从1840年后,由于国家孱弱,西方列强环伺,我国丢失了不少领土,自1945年抗战胜利后,疆域虽然已趋稳定,但至今仍与俄罗斯、印度、日本等邻国存在着领土海洋争端。因此,我们建议为应对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变化,展示国家维护主权领土的坚定信念,建立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以史为鉴,更好的保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不受侵犯。
案据:
一、建立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可以以史为鉴,激励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
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自1840年以来,领土面积不断缩水,恶邻不断强占中国领土,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欧洲列强也纷纷在我国建立殖民地,利用枪炮强租强占沿海港口建立“国中之国”。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由于内部没有形成绝对统一的政府,内战频仍,在边疆领土也没有强有力的国家军事存在,我国的领土边疆形势依然严峻,沙俄相继导演外蒙古、唐努乌梁海“独立”、“自治”事件,并最终以外蒙独立,唐努乌梁海沦为殖民地告终。1913年至1914年,英国策划了旨在统治西藏的西姆拉会议,英藏双方炮制了《西姆拉条约》,最后虽然没有得逞,但仍让人感锥心之痛。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沦陷于日本。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领土沦陷于日本。1945年,抗战结束后,中国收复了大陆的失地,收回了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但由于历史原因,民国政府还是留下了很多关于领土的遗留问题,至今我国与印度、日本等邻国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这段历史需要我们永远铭记和纪念,不仅仅是纪念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土,还要纪念为保卫国家疆土的神圣战争中,涌现的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儿女,他们是淞沪会战中的四行八百勇士、他们是武汉保卫战蓝天上翱翔的战鹰,他们是石牌保卫战中保卫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的堂堂之师,他们用血和肉守卫了国家疆土的完整,他们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疆土神圣不可侵犯,他们是中华民族永生的灵魂,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在我们享受和平阳光的今天,战争的阴霾依然在远方徘徊,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国家领土博物馆,展示国家疆土的变化,以此警示后人,守卫领土完整不仅仅是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背后是英雄的鲜血,是高昂的代价。建立国家领土博物馆,永远铭记曾经的国耻,追思曾经的过往,让后人明白耻辱是民族不断奋进的动力,唯有更加努力,让中国早日复兴,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强邻不敢在窥视我国疆土,让中华民族的耻辱永远活在历史中!
二、建立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可以向世界宣示我国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我国与周边邻国一直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仅陆地就存在30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其中有1700公里是同印度存在争议,涉及领土面积大约12.55万平方公里,尽管我国出于极大的诚意与印方开展过多轮谈判,并签署了一些增加互信的措施协定,但印度方面仍屡教不改,屡屡引发与我国领土的争端,如2017年的洞朗对峙,印度整整在我方境内窜留达2个多月时间,对我国领土主权形成了极大的损害。不仅仅陆地主权遭受无辜侵犯,海洋权益争端也是威胁我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8万多平方公里内海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主权,有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南海、东海、黄海是我国直面西太平洋的门户,一直以来此三处海域一直遭受有关国家的侵犯,在东海与日、朝、韩三国之间就存在着40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近年来最热点的争议就是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我国与日本屡屡发生摩擦,严重影响了两国邦交。
由此可见,我国的领土与多国存在争议,这是客观现实,但我国应向世界表明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不可动摇,通过修建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就等于是向世界昭示我国的现有领土疆域范围,使其成为向国内外宣传我国领土主权的关键设施,明确宣示争议领土不过是周边恶邻的一厢情愿,同时以此划出底线,明确告知世界中国的领土疆域范围所在,向世界展示我国守卫领土主权的坚定信念,以此警告那些奢望蚕食我国领土的国家,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三、将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图腾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用文化丰富其内涵,打造若干文化图腾,以此展示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建设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正当其时,将国家领土博物馆树立成为国家文化图腾,展示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促进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完成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建设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为纽带展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展示中华儿女守卫疆土的赳赳雄姿,使其成为全世界中华儿女同胞的精神家园,展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深层、持久的力量,展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智慧气度,增添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将建设国家博物馆打造为国家文化图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添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建议:
四、建设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的建议
1.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建立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展示国家广阔的疆域面积,体现捍卫国家神圣领土的决心。建议发改委牵头,国防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与,组织相关方面专家,进行调研,拿出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的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在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为建立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提供有益参考,最大化的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的期待。
2.展示国家疆域演变过程,重点展示争议领土法律文献。应在我国首都北京选取合适地点建设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面积最好在1000平方米左右,搜集自秦朝我国大一统以来的历史疆土范围演变过程;博物馆内分为过去、现在、将来3个区域,重点展示与周边国家争议领土的历史法律文献,以此向国际社会宣介我领土主权主张,赢得国际社会舆论支持,强化民众国土主权认识。
3.国家领土主权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博物馆应长期免费对游人开放,日常维护费用由国家财政解决。
建议人:周洪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