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梁守恕
各位领导、朋友、同志们:大家好!
一说起“双月座谈会”,内心油然升起亲切和敬意。它走过卅周年,在政坛上仍显青春活力。
我参加过多次的“双月座谈会”,每一次参加内心就有一种冲动,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一方面是要肩负党派的重托,将去表达本党派的主张、诉求或者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将聆听、领受中共市委的意图和抉择,回来后又将此转化成党派全体成员的意志,成为一个行动,以完成会议的目标和任务,从而体现一个参政党的合作精神。这样的过程反复实践着,民主党派更是受益其间,民主党派及其代表人物也得到了锻炼,不断积累、充实、完善,而渐趋成熟。
经过多次的历练与打磨,武汉市终于走出了万鄂湘、辜胜阻、刘凡等一批代表人物。
所以“双月座谈会”既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凝心、聚力、谋事的平台,也是合作、求是、育人的阵地。
多年来,中共武汉市委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确定了“双月座谈会”的地位,使“双月座谈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成果得到中共肯定,并定格于(八九)十四号文件,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而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重要形式,价值不可估量。已经成为制度的《双月座谈会》,它将长期存在下去、持续下去,为什么呢?
从基础上看:它的载体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这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双月座谈会》就是其中的一项具体制度。
从法理上看:他依托“两相、两共”的十六字方针,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互相监督中达到长期共存的目的,在肝胆相照里形成荣辱与共的局势。
从内容上看:能很好履行、实践、承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项重要职能。
从哲学上看:“双月座谈会”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充满了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使会议生机勃勃。这种关系,从大的方面看,它有着一体两面:一面是中共一方,一面是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一方。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虽分为执政和参政政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却在理论、目标与价值体系这三个方面又统一起来。这里要强调的是,西方会议中的反对党,取攻击、拆台、分裂之策而达到取而代之,而我们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合作的伙伴,所以“双月座谈会”是以合作共事为行动准则,与西方的反对党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还想谈一下在双月座谈会中的一些对立统一现象:
1、命题在批评、建议、意见中得到完善。参政党的地位特殊,他又有特殊的视角,思想上少有束缚,故而能提出不尽相同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产生新的效果,使命题更科学合理,在更高层面上统一。在讨论“十五规划”的时候,当时市民进副主委李家声同志对“十五规划”提了大大小小34条意见和建议,会议结束的时候,清泉书记给予家声同志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规划的出台是经历了长时间、多位专家的调研论证才得出来的成果,出台以后又经过了多个层面认真的讨论,家声同志居然还能够提出34条建议和意见,你说这是多么下功夫,没有功底、没有责任心,肯定是做不到的。”彩木同志会上、会下也跟我个别交谈,说家声副主委的发言,清泉书记亲自拿笔逐条的记录。这对我们党派同志是一个高度的肯定。这就是一个参政党合作的态度,这就是铮友执言。
2、双方的互评是提升会议质量的动力。双方(一方是中共执政党,一方是参政党,包括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互评虽然是在隐形中进行的,是受潜意识支配而非自觉的行动,但它有利于会议质量的提升。在我接触的四位书记:运录书记、清泉书记、训秋书记、苗圩书记,(老书记王书记、谢书记,离开武汉较早,我没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教诲)在会上都展现出大家的风范。他们在解读命题时,言近旨远、思理具谐、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展现不同的风格,不失一个政治家的风采。在民主党派领导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建树了个人的威信。书记们的上佳表现,赢得了民主党派的尊敬和爱戴。我自己受到了教益,通过他们的谈话能够汲取营养,更加促使自己做好本党派的工作。同样书记们的心中,对民主党派领导人的表现进行着比较鉴别,通过对民主党派领导人的讲话、发言进行分析评论,进而看到党派工作的状态、质量、作用。所以,为了开好双月座谈会、提高本党派议政质量,与会的主委同志们就加强了调研、掌握实际情况,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讨,这样一来,就带动了党派机关的联动,促进了党派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由于“双月座谈会”是面对面的,双方各显风采,在沟通与交流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理解,随之也建立了信任和友谊。我还要强调一下,彩木同志是我接触最多的一位统战部长,会前会后、会上会下,他都和我有反馈和交流,传递着正能量。比如在家声同志对十五规划提出34条修改意见这件事情上,彩木同志表示肯定,多次对我讲,这就是民主党派应该具有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就应该这样坦诚,这是对共产党负责,也是对民主党派自己负责。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彩木同志跟民主党派的一些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已延续至今。对双月座谈会,我个人持有的态度和理念是,双月座谈会上尽量要做到“三真”“三说”,即真诚合作、真凭实据、真知灼见;敢说、能说、会说。“敢说”是指我们的态度、反应了我们的立场,要抱着实事求是无畏无惧的态度,既然是真诚友好合作,就一定要敢说。命题如果存在有问题的话,我们应该用党派的特殊身份,从不同的视角,光明磊落坦诚的对待自己的朋友。因此说,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能说”是指必须要有大量的材料,这是基础,应天时、地利、人和三元具全。“天时”是要掌握方针理论和政策,包括从中央到中共武汉市委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地利”是要对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不然就空空荡荡;“人和”就是党派要发挥自身特长,在加上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提炼,达到一定高度。我想以这种态度参加双月座谈会,是一定要被肯定的。在过程当中,我们要防止两个倾向,一个是一味的只唱赞歌、讲好听的话,这于事无补,另一个极端是一朝发泄责难,这也于事无补。所以这两个极端都要防止。开始时候,一些同志跟中共市委领导同志接触不多,思想可能带有某些顾虑,想说的话不敢说,因此只是一味唱赞歌,他不知道新时期的中共领导,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来补充、修正、完善自己的命题。这是高明的领导、杰出的政治家所持有的态度。所以这个唱赞歌的极端应该说是不大受欢迎的。当然另外一个极端也是不应该的。这样的情况有,但是很少。“会说”指的是方法,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虽然是畅所欲言,但要直言直面不伤情,善意而重感情。
3、对不一致的包容。会议中的不一致是存在的、允许的,市委也提倡对命题的批评、建议和意见,不同的意见可以保留、畅所欲言。六四那场风波,党派里亦有少数人,被混沌的局面蒙蔽,但这只是认识上的误区,对于这个情况,市委了如指掌,但是功安老部长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才。创造条件,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帮助一些同志在会上澄清思想认识,回归坦途。这正是中共市委这些领导同志的高风亮节和博大的胸襟。古语说“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毛泽东同志说“风物长宜放眼量”,这都显示了政治家的风范,所以这些回归坦途的同志,更加深了对共产党的感情。
除此外还有许多的对立统一关系,如参和议、监督与被监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