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员风采

会员陆培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上刊发

发布时间:2014-05-23来源:本站 浏览量:2684
【字体大小:

民进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许德胜

    2014年5月14日,民进会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陆培祥等人参加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实验上成功实现了在亚光周期精度上对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电子对的关联行为进行精密控制,这表明陆培祥教授等人2011年发表在《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上的关于亚光周期精度控制电子关联的理论预言被实验验证。

    在强激光场非次序双电离中,电离的电子对体现了强烈的关联作用,同时由于此过程只包含了两个电子的相互作用,是最简单的强电子关联体系,为人们研究电子关联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最近三十年来,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电子关联的研究一直是强场物理领域的热点。在强场非次序双电离中,由于电子的碰撞,通常电子对体现了强烈的正关联现象。陆培祥教授所在的物理学院从2008年开始对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微观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对强场双电离微观动力学过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他们预言:非次序双电离的电子关联特性依赖于电子的碰撞时间,如果能够在阿秒时间精度上对电子的碰撞时间进行控制,那么就可以控制电子的关联行为。随后提出了利用正交双色场控制强场电离过程中的电子碰撞时间,他们演示了 此方案对电子碰撞时间控制的精度可达200阿秒(1阿秒=10-18秒) [Opt.Lett.,36,2578,(2011)]。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正交双色场在亚光周期精度上控制非次序双电离中的电子碰撞时间,展示了电子对由正关联逐渐向反关联转变的奇特现象[Opt.Express,19,2301(2011)]。按照上述理论研究结果,奥地利、以色列、加拿大等国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验证了上述理论预言,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 Rev. Lett. 112,193002(2014)上,为人们研究和精密控制强场多电子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个工作的实验部分主要由奥地利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小组完成,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由周月明博士在陆培祥教授指导下完成的。

    陆培祥,浙江嘉兴人,1965年12月生,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光学学会理事、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民进湖北省委会常委、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