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员风采

师恩如山·给老师的一封信——赠老叶

发布时间:2021-09-10浏览量:1773
【字体大小:

敬爱的叶老师:

您好!

好久不见,请允许我仍旧称呼您“老叶”,像原来一样。

老叶,我清楚地记得,在高二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您在写给全体家长的信里,将我从理科转文科这一行为称为“何可现象”。

老叶,接下来,我想用第三人称来讲述关于您的故事,我知道您不会介意。

 

高二那年,我转学到同城的另一所重点高中,遇到了相处时间不长但对我影响至深的老师。

他姓叶,教语文。私下里我们都叫他老叶。老叶个子不高,但体格健硕;发量不多,但油光可鉴;眼睛不大,但目光如炬。第一面见到老叶的人,绝不会把他和教师这一身份联系在一起,至少不会是语文老师。那不怒自威的面相,搭配上发达的胸肌、肱二头肌和腿部肌肉,完美地诠释了“不想当健身教练的语文老师不是好班主任”的含义。

一、人狠话不多

2005年初春,带着对全新求学生活的好奇和些许惊慌,我站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满心期望能有一位长发飘飘、优雅端庄的女老师领我进班。但在见到步履如飞、威风凛凛地向我走来的老叶的那一刻,惊慌感战胜了好奇心,我的心一下子沉落谷底: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走,进班。”他没瞅我,径直走进了教室。我蔫蔫儿地尾随其后,也进了教室。本以为老叶会给班里同学做个介绍,至少让我做自我介绍,没想到他一言不发,只是伸出右手食指,指向教室靠后的一个空座位。我心领神会地走过去坐下。然后,他便开始讲课。简单粗暴、毫无似水柔情,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我对老叶的第一印象。

转学后的第一节课,我是一点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在担忧今后被恐惧所支配的学习与生活。下了课,我小心翼翼地问同桌的女生:“同学,叶老师凶吗?”她没抬头,轻声细语,只一个字:“不。”我的天,这个班的老师和学生都走的是冷酷风格吧?言行举止,各方各面都在表露“生人勿近”的处世态度。

好在,班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男生很热情,围在我四周问东问西,没多久我们便打成一片。从他们口中,我得知了关于老叶的基本信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采斐然,善诗词歌赋;爱好广泛,喜电影音乐;妙笔生花,学校里的条幅、对联、誓词、讲稿均出自他手;写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外刚内柔。

果真,人狠话不多。

二、铁汉也柔情

按常理,老师都喜欢品行兼优的尖子生。但老叶最喜欢的学生——小徐,成绩垫底,而且经常打架闹事。转学一个月后,我被安排和小徐坐同桌。

小徐上课是选课制,只会在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出现,比如语文课、地理课。英语课、数学课上,查无此人。谁也不知道前一节课还在教室里呼呼大睡的小徐第二节课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老叶是知道小徐的情况的,但没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直到有一天,小徐破天荒地没有在语文课上出现。当节课,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老叶的心不在焉。甫一下课,老叶便大踏步地冲出教室。

第二天,小徐重又出现在了语文课堂上。课间,我问小徐:“你昨天去了哪里?怎么没上课?”小徐先是一阵语塞,面红耳赤,悠悠回我:“打架,被抓了……”“是老叶把你带回来的吗?”他没说话,轻轻地点了点头。“老叶怎么知道你被抓了?”“从高一他带我开始,我的成绩就很差。但一直以来,只有他不会对我另眼相待。所以,私下里我有什么事都只对他讲,遇到了麻烦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他。”“那这次,老叶骂你了吗?”“没,他一句话都没说。”

老叶为什么会对成绩不好、品行不端的学生关爱有加?我没问过老叶,老叶也从未有过解释。

高考结束,在老叶的建议下,小徐选择了复读。据说在复读期间,小徐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第二年高考,小徐考上了湖北经济学院,这对尖子生来说并不算特别好的大学,对曾经不学无术的小徐而言那就是清华北大。

去年,我通过微信群,联系了留在武汉工作的小徐。谈及高中四年时光,他说:“幸得老叶的不离不弃、相伴相陪,是他的默默守候,换得我的浪子回头。”

现在的我,已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回想老叶对小徐的教育方式,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唯有一“情”字,就算钢板一块,也能熔化。

老叶的无声陪伴,正是他的铁汉柔情。

老叶的铁汉柔情,一定感化了一届又一届的“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畏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三、润物细无声

老叶对我的深远影响,是兴趣爱好和职业选择方面的。

喜欢一个老师,就会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各方面去模仿他。在教育学来讲,这是向师性。

我是从什么时候改变了对老叶的看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改变,一定是无声无息的、无法觉察的。

老叶的课堂风格,既不是激情四射型的,也不是温文尔雅型的,应该是大道至简、大息无声型的。他上课从不带书和教案进教室,腋下夹的,有时是《看电影》或《中国国家地理》的杂志,有时是《古代汉语词典》,有时是唐诗、宋词大辞典,反正都和当堂课所教授的课文无关。但每节课,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且受益匪浅。老叶不会循规蹈矩地分析课文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他时而旁征博引,时而调侃戏虐,时而当堂赋诗,时而幽默风趣,他总能凭靠自己的才学即兴创设意境,把教室里的每一名学生带入进文学的殿堂,与之一同品析美、感受情。

在我原先的印象里,语文是柔美的、感性的,只有女老师才能教语文。是老叶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领略到教语文的男老师的无限魅力。可以肯定,我之所以在大学选择文学类专业并在工作后从事语文教学,是深受老叶的影响。

要说兴趣爱好的影响,则要说到老叶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的《看电影》杂志。我们都知道老叶喜欢看电影,更喜欢《看电影》,于是总会趁到讲台上或去办公室问问题的空当随手翻看一下这在当时的我们看来高深、神秘的杂志。久而久之,我也喜欢上了电影及与之有关的一切,包括《看电影》。大学四年,我每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买《看电影》,期期不落。四年下来,保存、收藏了近百本《看电影》,视若珍宝。而今,《看电影》杂志虽停刊了,但我对电影的喜爱程度越深。沉浸于电影情境之中,一如当年沉醉在老叶的课堂上一般。

四、叶落则知秋

再见老叶,老叶真的老了。体型仍旧健硕,但腰杆有些弯曲;头发仍旧油亮,但越来越稀疏;目光仍旧有神,眼睛却是越来越小。仍旧不多话,但谈及20年前的往事,老叶感慨道:“老叶老了,快退休了。回想20年前的我们,一切历历在目。时间过得真快啊。”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老叶老了,我们大了;蝉鸣消了,夏天过了;绿叶黄了,枯叶落了。

叶落了,叶落知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老叶来说,满园桃李,是时候该收获了。收获的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与喜悦,收获的是与学生把酒言欢回首往昔时的幸福与快乐,收获的更是犹如秋天金黄稻穗般宝贵的学生的尊重、爱戴和感恩。

 

老叶,教师节快乐。

谨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愿您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在这个金黄的秋天,收获最多、最美好的祝福。


您永远的学生:何可

20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