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洪宇视点

教育指标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尺

发布时间:2003-08-06  来源:aa
---- 博导、博士五人谈之一 编者的话: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对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和必然要求。为此,在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的主持下,华中师大《教苑论坛》专门组织了一场“小康社会与教育”博导、博士五人谈学术座谈会,旨在将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和思考进行交流和探讨。本报将在以后几期中陆续刊发此次座谈会的内容。 教育指标:衡量小康社会之标尺 王建梁(博士)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六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具体说来,就是经济更加富裕的标准、新型民主法治的标准、新型科学文化的标准、社会更加和谐的标准、人民生活改善的标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作为新型科学文化标准之中的教育标准,自然就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那么,教育就应该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知识贡献、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要加速推进,就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十六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体现了民族振兴,首先是教育振兴。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教育指标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把标尺。 广少奎(博士生) 小康社会是一个分阶段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因此,要根据小康社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指标。我认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的制定要注意两个衔接:一个是与教育现代化指标的衔接,另一个就是与国际标准的衔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按制定的教育指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前进。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所处的历史地位,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的向现代化的目标推进。 周洪宇(博导) 我很赞同这种看法,这个教育指标应该具有三性:一是阶段性。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可以把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分为三级,依据2010年、2020年、2050年这三个时限,定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教育指标,使其既有阶段性,又有动态性。二是通用性。 这个教育指标,既可与教育现代化指标纵向衔接,又可与国际标准横向比较。三是独特性。这个教育指标与常见的教育统计指标相比,可以更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教育经费:体现重视教育之程度 胡志坚(博士)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突出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至今还没有达到《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占GDP的4%的比例,教育经费紧张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教育经费投入应该成为教育指标头号指标。 但昭彬(博士生)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公共教育经费是衡量教育资金投入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有经济实力和教育实力。全面小康是一个高水平的小康,高水平的小康需要高水平的教育,高水平的教育必然需要高投入。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教育在国家“优先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它应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目前,世界80%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5%以上,10%的国家在4%以上,最高的(如丹麦)达到8.3%。我国2000年前一直在3%以下徘徊,,2002年才上升到3.19%。为此,初级阶段(2000~2010年)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应达到4%,中级阶段(2010~2020年)为5%,高级阶段(2020~2050年)要超过6%。 周洪宇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资金结构都以公共资金为主,私人资金为辅。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资助,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也要求政府资助相应的份额。经济实力和教育实力决定了公共教育经费总量。我国的教育投入占全世界教育预算的1%,而学生则占世界学生总数的20%,教育得不到改善就无法打破贫穷的代际转移。“再穷不能穷教育”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此外,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准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的程度。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明显偏低,1988年只有7.59美元,1995年上升到14.26美元。因此,初级指标应超过300美元,中级为800美元,高级为1500美元。 入学率:显现教育发展之水平 但昭彬 在校生人数与规定年龄组总人口数之比,即毛入学率,通常作为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小学毛入学率主要用于反映各国教育机会的均等性,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更多的是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相联系,反映的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净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适龄儿童的实际入学人数与该级教育适龄儿童的总人数之比,而不是指教育系统的招生能力,因为它不考虑在校的超龄儿童。 王建梁 学前教育入园率是用来衡量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学前教育的普及可为小学教育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入园率大多在90%以上,较发达国家是98%。2000年我国是34%,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初级指标80%,中级为90%,高级为100%。反观现实,我们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可能的情况下可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内。 广少奎 小学净入学率是指符合官方规定的初等教育年龄的在校生数与初等教育适龄人数的比例。小学教育的普及,可以保证公民具有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保证民族文化素质起码的水准,杜绝文盲的产生。我国1985年的小学毛入率为123.2%,1997年为122.8%,1998年为104.3%。毛入学率低于100%表明教育机会供给不足;毛入率过高,又意味着超龄儿童复读生占有相当比例,反映了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问题。只有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从两端趋于100%,才能说明初等教育普及的质量与效益。1998年我国的净入学率达到98.9%,这在世界上已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为此,本指标的初级为99%,中级为99.5%,高级为100%。 但昭彬 中学毛入率是指中等教育学生总数与中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比例。中等教育的普及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中人口素质类也有中学入率这一衡量指标。我国在1985~1997年间的中学毛入学率从37.7%增至70.1%。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53%,初中高一点,但平均起来仍然很低。发达国家在92%以上,基本普及中等教育。为此,初级指标为85%,中级为95%,高级为100%。由此观之,我国的中等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胡志坚 大学毛入率这个指标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程度,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的重要标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85~1997年高等教育的世界平均毛入学率从12.9%上升到17.4%,发展中国家从6.5%上升到10.3%,而发达国家已从39.3%快速上升到61.1%,美国达到80%。我国1999年已达10.5%,2002年已达14%。据此,初级指标为23%,中级为50%,高级为60%以上。要达此目标,一是需要在有中学教育较高普及程度的支持;二是稳定扩大高校规模;三是必须大力发展高职和民办高校。 人口素质:反映教育发展之实质 周洪宇 三类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好,四级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也罢,其出发点都是提高人口素质,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想可以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每10万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这样三个指标来反映人口素质状况。 但昭彬 的确如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力资本,只有提高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才会提高人均收入。因此,提高受教育年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那么,人均受教育年限就是衡量人口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高低。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均受教育在14年以上,加拿大最高为17.5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年。因此,初级指标为11年,中级为13年,高级为15年。要达此指标,一方面要加大扫盲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城市社区教育。 胡志坚 每10万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居民中高级人才的比例。1990年我国每10万居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有1422人,2000年上升为3611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4000人以上。加拿大为6984人,美国、澳大利亚在5300~5500人之间,韩国、芬兰、新西兰等国在4000~5000人之间。依此,初级指标为4000人,中级为6000人,高级为8000人。为达此指标,还须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高等自修教育。 广少奎 成人识字率这个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文化素质状况。美国经济学家J·明瑟认为,80%的成人识字率是经济起飞的条件,95%的成人识字率是经济持续起飞和走向高消费社会的必要前提。我国成人识字率目前为81.5%,而绝大多数国家的成人识字率在98%以上。为此,初级指标为85%,中级为90%,高级为95%。要实现此目标,我国必须加强青壮年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信息时代:凸现教育发展之趋势 周洪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现代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渐次铺开,知识经济浪潮方兴未艾,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加入WTO,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我们要加快教育技术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对外开放,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王建梁 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每台计算机负担的学生人数来表示。按照谈松华先生制定的标准,初级指标为123人/台,中级为12人/台,高级为9人/台。这个指标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来说可能偏高,这就需要经费到位,并向基础教育倾斜。 但昭彬 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开放与发达程度的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和高等教育发达的标志,通常,留学生人数占该国研究生总数的比例来表示。2002年,外国来华留学人数首次超过我国派出留学人数,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教育实力在明显提高。据此,此指标初级为1%,中级为3%,高级为5%。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留学教育,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 周洪宇 通过大字的讨论与分析,我们基本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康社会三级教育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0大指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学前教育入园率、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人均受教育年限、每10万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成人识字率、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国际化水平。我想这是大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勤于思考的一个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