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出发,不断深化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惠及全市百万余人,社会保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进市委会调研组就社会保障的武鄂区域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就业工作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创业活力迸发。我市就业规模达到67.15万人,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效力。二是劳动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的职业选择多元化,就业歧视逐步消失,男女就业平等已经形成了社会共识,就业公平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三是就业服务由单一城市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就业政策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大学生、农民工均可通过互联网、招聘会、春风行动、就业大篷车等途径实现就业,也可获得创业担保贷款获得创业扶持,职业能力不足的可以参加培训得到就业指导。
(二)社保体系实现三大飞跃。第一大飞跃是社保体系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全覆盖。养老保险体系2011年全省率先开始覆盖城乡居民,现在每年有13.5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领取了居民养老金。2009年实行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改革。2014年我市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195万人次,基本实现全覆盖。第二大飞跃是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到多层次保障,保障水平逐年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制度惠及广大群众。第三大飞跃是社保服务水平实现大飞跃。由现场办到一窗办、一次办、网上办、手机办,23℃人社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三)劳动维权实现三大提升。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质量得到提升。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不断提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禁止使用童工、职工带薪休假等制度逐步落实。二是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得到提升。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信息化管理、银行代发“三项制度”,从源头上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工资发放,近年来共为7.7万名农民工讨回工资5.6亿元。三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能力得到提升。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实现100%全覆盖,采取庭前、庭中、庭后调解等方式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100%,劳动关系日趋和谐。
二、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鄂州武汉两地产业的转移、交通快捷的便利,更多的人员选择了跨城通勤就业,由此引发了社保的跨地区接续现象越来越多,我市的人社、医保部门为这些人员及时办理了转接手续,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增进了人民福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人社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有些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人力资源信息、劳动力信息不能打通共享。目前两地人力资源流动处在自发、盲目、无序的流动状态,
(二)养老保险转移、生育保险转移经办有待提速。武鄂两市的社保信息不能共享。目前养老保险转接业务资料还需要手工纸质邮寄。两市互不承认职工在对方地区的生育保险已参保缴费身份,导致职工需要在异地重新参保缴费,启动缴费时有一个等待期,职工不能享受待遇。
(三)医保异地就医需进一步升级。我们已实现了异地住院结算实时报销,给群众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普通门诊和到药店取药还不能实现互通,社保卡不能互刷互认。
二、关于社会保障武鄂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市深入推进“三城一化”建设,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融入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武鄂两市人力资源更加自由流动,推动两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武鄂两市社会保障规划统筹协调、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政策待遇互惠共赢、公共服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动武鄂人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两市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在双方现有人力资源信息平台中开辟两市劳务合作通道,落实定期发布制度,实现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共享,提高就业服务一体化水平。搭建武鄂劳务交流合作平台,根据两市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人员就业需求,适时在两市轮流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大型招聘活动,组织派遣本地区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参加对方举办的大型招聘会。鄂州市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优先满足武汉市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武汉市的用工企业优先考虑吸纳鄂州市就业人员。构筑“武鄂”区域协同的人力资源交流品牌,可以探索“沙窝建筑”“华容缝纫”“白浒铸造”等传统劳务品牌的升级换代,由人社部门组织,通过组织计划、品牌打造、包装宣传,将这些传统劳务品牌打造成叫得响、高质量的现代品牌。
(二)推动社会保险顺畅衔接。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社保互通模式,实现两市社会保险信息共享。推进鄂州与武汉两市参保人员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缴费年限相互认同,缴费标准和待遇逐步统一。研究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互认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
(三)推动医疗保险同城化。建立两市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和医疗费用同城结算机制,依托全省“金保工程”信息平台,推动实现两市联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质互认、门诊重症慢性病专家评审结果互认,推动实现两市社保卡定点药店、定点医疗机构刷卡购药“一卡通”,推动实现两市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享受即时报销结算服务。深化医疗保险管理合作,健全异地协查机制,将异地就医费用的监督核查纳入协议管理,实现异地经办机构对异地参保人员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的直接监督核查。
(四)两地合作共建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鄂州山好水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展两地养老合作,争取鄂州成为“武汉市养老服务的后花园”。引进武汉的社会公益组织和专业化社工机构参与我市的养老工作,培育和发展我市本土社会组织,充分借助武汉的相关力量,积极培育我市的养老服务队伍,提升我市的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探索两市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的互认互通,构建区域养老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及行业服务管理平台,探索建立两地老年人异地养老及优待互享合作机制,力争实现养老机构享受政府补贴不受所住两市老人户籍限制,引导武汉户籍老年人入住鄂州社会化养老机构。
(五)加强社保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为畅通社保领域区域合作,必须加强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两地人社部门要探索建立统一的社保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社保资料的共传共享,参保人员可以及时查询个人参保信息,建立与身份证、银行卡、社保信息合并使用的社保卡,真正实现社保关系随身带着走,保证参保人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变动和持续快接准确实现,实现社保的自由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