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史钩沉

民进湖北省委会的创建历程(二)

发布时间:2017-02-03来源:本站 浏览量:4056
【字体大小:

 

一、从直属武汉临时小组到武汉市分会筹备委员会

1954年春,著名的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杨东莼(1953年1月经民进中央常务理事会批准,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4年5月当选为民进广西省分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调任华中师范学院(即华中师范大学)首任院长。另有阳太阳、石泉、樊文澜、郑侃良、卢世农、黄肇祥、岑豪波、陈勉学、陈洵耀、黄润祺等10位会员由于工作岗位的调动,也先后来到武汉,主观力量方面的必要条件开始具备,于是筹建武汉民进组织的工作,就具体化了。马叙伦先生将在武汉建立民进组织的重要任务交给了杨东莼。在党中央和省委统战部门的亲切关怀、具体指导与大力支援之下,在民进中央的直接领导与具体帮助之下,筹建工作由杨东莼具体主持,逐步展开。

除杨东莼负责主要筹建工作外,同样从广西调来武汉担任湖北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的阳太阳、时任武汉大学讲师的石泉也参与到筹建工作中。民进中央还派遣了组织部专职干部郑芳龙来汉协助。当时,除了少数高校知名学者,民进会员以中小学教师为主,武汉市中小学没有一个会员,组织发展相当困难,于是杨东莼向中共党组织争取帮助与支持。民进中央与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协商,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介绍了武汉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胡铭心协助组织发展。

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湖北正式建立分会组织的历史,应追溯到1954年6月17日在武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总部直属武汉临时小组”(以下简称“临时小组”)。当时,临时小组把在武汉市的这十几名会员组织起来,推选杨东莼为小组长,下设两个分组。第一分组由水利学校的黄肇祥、岑豪波、陈勉学、陈洵耀、黄润祺组成。后来在6月19日分组会上,黄肇祥当选为分组长,岑豪波当选为副分组长;第二分组由杨东莼、阳太阳、石泉、樊文澜、郑侃良、卢世农组成,石泉当选为分组长。临时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决定:除有特殊需要外,一般以分组为单位过组织生活。日程由各组分组自行决定。组长杨东莼离开武汉期间,小组组长事务由石泉代理。另外,由杨东莼、郑芳龙与武汉市委统战部具体商议,在市及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物色一部分合适的人选,作为发展对象。

1954年11月6日下午3时1刻至5时半,在华中师范学院杨东莼的住宅,临时小组召开了第二次小组会。会上,杨东莼传达了最近召开的民进全国扩大会议的决定,会议一致通过了决定。杨东莼还报告了在北京与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及湖北省委统战部长商议建会工作的经过,及他回武汉后继续与省委统战部商议的经过。报告内容的第一点就是有关成立民进湖北省分会筹委会(因当时武汉已成为省辖市),但尚未作最后决定,省、市委统战部在研究中,希望临时小组也研究,究竟是成立省级组织还是市级组织好。小组会讨论结果:认为名称仍以“湖北省分会筹委会”为宜,较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但目前工作范围既仅限于武汉市,可与省委统战部谈定,暂先归中共武汉市委领导。

1954年12月12上午9时,同样在杨东莼的住宅,临时小组召开了第四次小组会,会议汇报了各单位组织发展情况,报告了筹备的进展情况。尽管杨东莼从组织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提出先建立省级分会组织的想法,并得到时任中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沈德纯同意,但后来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制约,并没有建成省级分会组织,而成立的是“民进武汉市分会筹委会”。

临时小组着手进行在某些会员所在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准备工作,争取了中共党员交叉入会,同时发展了第一批新会员,并且协商确定了领导层人选报请民进中央批准,于是在1954年12月26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分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分筹会”)宣告成立。是日下午,市分筹会第一次会议在汉口德明饭店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王典昭、阳太阳、杨东莼、司徒森、曹绍濂、胡铭心和胡文裕;石泉、郑芳龙列席会议;郑芳龙同时担任大会记录员,会议由杨东莼主持。

在市分筹委会的成立大会上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胡金魁就勉励武汉民进会员说:“我们的工作多得很!希望民进组织成立后做党的有力助手,对自己的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做好团结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工作”,武汉市委统战部部长余金堂也勉励会员要积极参加思想斗争,要在所联系的群众中起骨干作用,起模范带头作用。

民进武汉市分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杨东莼

委员:杨东莼、王典昭、司徒森、阳太阳、胡文裕、胡铭心、曹绍濂、

秘书处主任:司徒森

组织处主任:胡文裕;副主任:胡铭心

宣教处主任:阳太阳

由于筹委会初创,主观力量有限,虽然有筹委7人,但既无脱产的专职委员,而住址又很分散。为了便于领导,内部设立了秘书、组织、宣教三处,及一个宣教委员会,由筹委分任正副主任,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建立了各种制度,加强了联系,发挥了集体领导,克服了分散性和无驻会委员负专责的缺点,推动了经常会务工作。如建立了两周开筹委碰头会一次,研究工作,布置工作,和请示汇报的制度;经常会务工作,按工作性质分别向有关负责筹委请示(如组织工作向组织处负责请示,宣教工作向宣教处负责请示,秘书处向秘书处负责请示)办理,重要工作,必须请示主委决定,在对外活动方面——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也进行了明确分工,除指定姓名,由其本人参加外,凡属由筹委会派人参加的各项活动或会议,在汉口的由住在汉口的筹委轮流出席,在武昌的由武昌的筹委出席原则。筹委会班子成员在杨东莼的带领下,围绕筹委会的各项会务工作,积极开展协商讨论,营造了良好的团结氛围。

市分筹委会根据“稳步前进、重点发展、培养骨干,扩大影响”的组织工作方针,确定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在巩固方面:就现有的会员,加强思想和组织领导,使其逐步提高,并视各会员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发展,以发展至各建立一个基层小组为原则,建立和巩固基层组织,深入重点基层,以积累工作经验。按照各民主党派关于发展组织重点分工的协议,武汉民进以中小学为发展重点,高等学校则仅在已有会员的单位,根据需要与可能,适当地个别发展,在中小学开辟新点也是逐渐建立基层,避免“普遍撒种”的作法,一年间共建立了7个基层组织,共有会员38人,在当时机构初创,主观力量有限的条件下,这样做是适当的。由于方针作法基本正确,所以这些新建立的基层一般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与巩固。在筹委会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组织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1955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停办青岛工学院,其土木、水利、纺织三系分别归并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及华东纺织工学院,其测量系则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之测量专业合并,新建武汉测绘学院于武昌。测绘学院校址校舍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概由青岛工学院负责。曾任震旦大学理工学院院长、青岛理工学院院长,著名土木工程教育家的金通尹教授(民进会员、1951年8月入会)奉调来到武汉,负责筹建武汉测绘制图学院,任该院副院长、一级教授。经民进中央安排,金通尹也参与到了民进武汉市委会的筹备工作中。

市分筹会经过了两年多的筹备工作后,各方面条件也逐渐成熟起来,市分筹会于1956年10月30日第14次筹委会议决定:市分筹会应于1957年1月底或2月初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报批民进中央,得到民进中央批准同意。1957年1月14日,市分筹会召开第17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召开民进武汉市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