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员风采

春风化雨 爱育桃李——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亚东

发布时间:2016-07-01来源:本站 浏览量:2742
【字体大小:

 

 他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的科研成果;他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他是校党委委员,却主动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是湖北省高校党建“双带头人”先进典型之一。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民进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任杨亚东。

滋兰树蕙,扎根讲坛诠释师者风范

  杨亚东曾对他的学生们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年轻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现在我唯一目标就是带好学生”。投身教育、滋兰树蕙,他始终坚守并贯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的理念。他一直推动并参与学院“教授面对面”工作,于百忙之中定期到工作室接待来访学生,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上的困惑。白天时间工作繁忙,杨老师就把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一讲就是四个小时,学生们都可以感觉到杨老师的疲惫,而他仍然坚持并细致地讲解艰深的问题。有时候,杨老师忙得连晚饭都没有吃就去给学生讲课,课间饿得实在不行,问学生要点零食,令学生们非常的心疼。

  他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学问,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杨老师曾这样告诫新生:“如果,你是官二代、富二代,请你自重些,不要炫耀你的iPhone、 iPad,更不要炫耀你的家世。”他也殷切勉励学生“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所以请用心看护好自己的大学时光”,他的讲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更被诸多媒体转载。

爱生如子,辛勤耕耘报得桃李满园

  繁重的科研压力、精细化的学院管理,还有对学生严谨而细致的指导,让杨老师把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学生晚上11点从实验室离开时依然可以看到杨老师办公室明亮的灯火,有时周末也不例外。春节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每年的寒假杨老师都是忙到快过年的时候才回老家,在家里待不上几天又回到了研究室。学生春节期间发邮件请杨老师指导论文,没过几天就能收到写有他详细指导的回复。

  身为知名学者,他却显得非常亲切而朴素,极富亲和力。在学生的印象中,经常可以看到杨老师穿着一双朴素的甚至有些过时的板鞋,节俭而低调。但是对于学生却又是非常的慷慨大方,杨老师

  觉察到有学生冬天衣服单薄,就拿出自己的衣服给他们,并说这些都是他不合身的旧衣服你们如果觉得可以就穿上吧。杨老师关心学生的冷暖,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带研究生力求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传授给学生一生的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杨老师一向严格的要求和辛勤的培育,近五年,他有两名学生分别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提名奖。这是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最高荣誉,由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联合颁发。

锐意求新,醉心科研谱写精彩华章

  他有着丰富的国内外研究背景以及良好的学术声誉。他1998年获得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日本、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重味物理和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等高能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上做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解释了一些高能物理实验发现的“困惑”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他在粒子研究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国际声誉。

  杨老师非常注重学院整体的建设。学院“高能核物理”学科是国内重要研究基地,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是国际“重离子物理”的研究重镇。作为中方牵头单位参与了“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重离子碰撞实验(LHC-ALICE)”,在粒子探测新技术研究与探测器建造、在夸克物质硬探针信号与部分子集体运动性质的探测上,做出了被大型实验国际合作组织ALICE高度认可的成绩。2013年由华中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北京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国内核物理研究的主要力量成立了“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推动国内在核物理领域的合作与体制创新贡献力量。

勇于开拓,革新体制打造一流学院

  2010年,学校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改革特区”进行建设,2013年学院入选湖北省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作为常务副院长,杨亚东老师对学院的宏观管理和学院改革发展“特区”建设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倡导建立全新的教师考核评估体系,用高水平的国际化标准来评价每一位教师,引进激励机制,优才优酬,逐步实现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同时,他把“社会贡献力”纳入教师评聘范围,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

  推进国际化发展。杨亚东老师以前瞻性的视角思索学院发展,将学科建设放入国际发展的广阔视域中。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学院先后已与11个国家19个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书面合作协议25份,连续召开大型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凸显了学院物理学科的国际地位。他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引进人才。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三级梯队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格局,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为解决引进学者的科研条件,他主动让出自己的办公室;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他亲自为候选者准备各种人才计划的申请书。人才聚集的高地,不仅是“人才”的聚集,更是“人心”的聚集。

  “为学生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教师的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这是杨老师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杨亚东老师以他严谨的学术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学生无限的爱,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