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参加两会报道,时间紧、任务重,对于记者来说,难的是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
有时接到临时任务,一时却采访不到代表委员;有时找到了人,却对相关话题不甚了解;有时,报纸、网络、电视等各路媒体采访邀约不断,代表委员应接不暇,难以兼顾。
1月28日晚间,接到编辑电话,需要补充采访一名政协委员谈武汉城市圈,次日见报。处理完手上紧急稿件,已经9点。心里暗暗着急:平时采访人大代表多,政协委员不太熟悉,又这么晚了,打扰谁都不好,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叶青的名字跳入脑海。他拥有多重身份,既是省政协委员,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省统计局副局长,还是武汉市政府参事、网络大V……在各类会议、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平易近人,对多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叶青的手机。电话那头人声嘈杂,但叶青爽快答应:“我还在电视台做采访,你过10分钟打来吧。”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等到约定时间,再打过去,叶青思索一阵,随后从多角度评价了城市圈一体化的成绩、问题,条分缕析,视角独特。声音虽有些疲惫,但透着真诚和热情。电话里还不时传来地铁报站的声音,叶青笑着说,信号不太好。
挂了电话,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很多同行都说过,叶青几乎不拒绝采访,而且分析问题周密、有见地。他在博客里也写过:我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会接受采访。唯一的一次拒绝,理由是“思考不太成熟”。
写完稿件,耳畔仿佛还能听到一阵阵地铁的声音。10多年来,叶青坚持不懈呼吁推动公车改革,自己也身体力行:3公里走路,5公里骑车,10公里坐地铁、公交。他的敏锐观察、勇敢建言、身体力行,让我深深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