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2016年民进湖北医药学院支部的吴光军老师受邀被聘请为湖北医药学院“百草诗社”指导老师,为把“百草诗社”变成“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展现才华和培养爱好的舞台、使之成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将指导学生活动与践行民进湖北省委提出的“三微365”行动(3M365,微行动、微公益、微阅读)、湖北医药学院学工处、团委的倡议的“阅读月”结合起来,2016年5月6日18:30-20:30分,民进湖北医药学院支部负责人吴光军老师邀请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分党委第二支部负责人曾小华博士为“百草诗社”社团成员及诗歌爱好者在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诗歌创作交流会。
在交流活动之前,民进湖北医药学院支部吴光军老师和“百草诗社”的同学们一起就交流会的申报、会议程序、场地使用及时间多次展开协商。在交流会中,“百草诗社”的同学们首先以集体朗诵的形式声情并茂的朗诵了曾小华博士的获奖诗歌,随后曾小华博士侃侃而谈,指出《春之梦》其实不单是歌颂春景、春色、春之美的诗歌,也可叫做《春之梦·中国梦》的艺术表达,诗歌中童年、少年、青春、老者的排比是隐喻各种年龄段、各种生活体验的男女中国人民(春天啊/春天/你是童年放飞风筝的梦想/你是少年寄给彩云的希望/你是青春花前月下的蜜月/你是老者回忆中淡淡的感伤),桃花、绿柳、兰花、海棠、棕榈、樱花、香樟、梧桐、小鸟、长剑的并置是以诗化语言指代各行各业的怀揣中国梦的工作者(桃花陪伴绿柳/兰花仰望海棠/棕榈挽起樱花的臂膀/香樟搭上了梧桐的腔/小鸟唱响春天的乐曲/长剑舞动春天的永恒/大家一起拥抱中国的梦想。)曾小华博士一边解读自己诗歌创作的初衷,一边指出自己理解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团结每一个中国人的统一战线,中国梦是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日常化表达。曾博士表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的团结和努力,但中国梦的艺术表达不能使用干瘪的、口号式的语言,其表达要遵循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学科知识。随后曾博士就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就诗歌创作的三要素、诗歌的意境、语言、韵律、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选词炼句等问题给同学们一一举例做出讲解。之后曾小华博士又以自己获奖诗歌的创作历程为例,将讲解的理论和认识应用其中,使学生获得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在提问和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并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在座老师一起交流探讨。曾博士对同学们创作的诗歌表示肯定,在鼓励的同时给同学们提出建议,诗歌创作要追求意境深远一方面必须勤写心情札记、顺从表达欲望,另一方面要注意诗歌作品必须首先触动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经得起反复推敲仔细回味,因此要培养诗歌表达的诗化能力、意境突出化能力、抽象化能力、节奏韵律化能力以及凝词炼句能力。
在交流会中,吴老师也谈了自己的体会。吴老师讲到:艺术行为和科研活动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需要灵感,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往往是二者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培养艺术爱好、进行艺术创造与科研活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诗歌创作意境平淡问题,吴老师认为,医者尝百草、读万卷、经历临床工作的千锤百炼而成才,而艺术诗歌创作亦需要多读经典作品,注重生活积淀,体察生活百态、遍尝人生滋味方可成就意境深远、百转千回的金句。部分同学提问在课业繁重、心情灰败之时如何解决烦恼,如何创作好的作品的问题。吴老师给出建议:风雨兼程之时,乃是思量远方之际。诗歌的阅读是使人精神上放飞梦想、探寻远方、超脱现实的绝佳途径。根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写作是表达被压抑的无意识、宣泄暗黑能量的重要途径,即使写不出好的作品,在心情晦暗时写作诗歌也是释放压力、超脱禅定的良方高招。在此意义上,诗歌与药学是同源同根的,医药问诊可以救人治人,诗歌也是精神急救的灵丹妙药,诗歌的吟唱朗诵、诗歌的创造和审美具有医疗性,是医学的必要补充和丰富途径之一。吴老师提醒同学们,诗歌创造是创造美、审美和追求美的过程,虽然美学讲究非功利化、超越性,但同学们的创作要具备竞争意识、注重时代性、时机性,因此“百草诗社”的诗歌创造要争取社会认同、努力比赛获奖,要像曾小华博士一样结合时代大潮、社会文化政治动向进行创作,不能只是闭门造车、春花秋月。在诗歌创造、品评、提升时要注意诗歌的沉浸性与出脱性结合,注意培养主观化、情感化与客观化、冷静化的有机结合意识。
交流会后,吴老师向曾博士介绍了民进湖北省委提出的“三微365”行动倡议、民进湖北医药学院支部的成员、界别情况以及民进支部在学校参政议政工作上的工作方式,探讨了两个支部合作共建的方向。曾博士表示会多关注民进支部、多支持民进支部及学校的统战工作。
附: 简介及图片
曾小华,中共党员,药学博士、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副教授,其诗歌《春之梦》在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七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中,以较高艺术水准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吴光军,民进湖北医药学院支部主委、硕士研究生,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湖北医药学院“百草诗社”指导老师,曾在汉江师范学院外语系主讲《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美诗歌赏析》、《英汉诗歌比较》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