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文化个性、增强城市文化魅力、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汉是在全国较早意识到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文化强市战略的大城市之一。近年来,武汉更是加大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力度,特别是提出了“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在具体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确定“白云黄鹤、知音江城”为武汉城市文化形象,大力推进的历史之城建设等等,这些努力增强了武汉的城市文化凝聚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相比于其它文化建设做得好的城市,武汉城市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而言,武汉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传统日渐消失,城市特色日益模糊。
2.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休闲娱乐业日渐发达的同时,城市文化“媚俗”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形象“落俗”的问题日益突出。
3.在城市大力进行市容市貌建设的同时,城市文化环境因大批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被拆除,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依然存在。
4.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传统文化品牌的形象却日益没落。
为此我们建议:
1.凸显武汉自然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展生态文化的建设
充分利用武汉独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武汉生态文化城市新形象,以自然生态的美化、优化,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条件,应该重点塑造以“一轴串三城”为重点生态文化新形象。
长江主轴是武汉的核心生态文化形象塑造区,主要以南岸咀为中心,建设两江四岸滨江文化景观带,集中展示两江交汇,大江东去、三镇鼎立、龟蛇相望、长桥飞架、山水相映的总体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既包含历史文化脉络,又彰显自然生态,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人文景观、文化展示于一体,使之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名片。
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特别要展现武汉独特的城市生态文明优势,将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以及汉阳“六湖连通”工程,注入“云梦泽”文化内涵,使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和谐成长,让“百湖之市”成为极具文化底蕴的水文化之都。
2.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武汉正在大力推进历史之城建设,建议以此为契机,在原有的调查基础上,对武汉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摸底调查,并逐步做好较为妥善的保护。
与此同时,要科学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已有基础的,要提升到更高的水准,形成精品。同时要深入研究武汉的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更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让知音文化为和谐社会、为共建和谐世界提供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启示;让首义文化成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为祖国的统一提供中华凝聚力的重要资源;让武汉的红色文化和在抗洪治水历史中产生的抗洪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动力资源等。
3.重视文化类智库的建设,加强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播
建议重视和扶持以武汉市城市文化研究为宗旨的智库研究机构,充分利用武汉的学术研究优势,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加强武汉文化特色的研究,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进一步开放档案、图书资料等在内的多种措施,引导武汉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及其相关问题。同时要鼓励武汉地区的作家群体多写武汉,出一批畅销的好作品。武汉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也要出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作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全球性传播
4.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加强市民文化活动的组织,鼓励市民的文化消费
在城市文化主体塑造上,建议不断提高城市劳动者和科教工作者素质,用武汉城市工业文化、商贸文化、科教文化的理念知识武装他们;用武汉城市工业文化、商贸文化、科技文化的精神塑造他们;用优秀工业文化、商贸文化、科教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典型鼓励他们,使之成为现代工业文化、商贸文化、科教文化的实践者、建设者、使用者,为强武汉城市文化之基提供智力支持。
在城市文化活动组织上,建议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向社会招标,注重选择和设计群众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支持、鼓励武汉群众业余文化团体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从而增强各项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的亲和力。
在城市文化消费需求上,建议大力培养市民的文化需求意识和文化消费观念,多渠道、多方式地培养观众、听众、读者,扩大文化消费市场,鼓励和支持创立主题文化区、街、广场、社区,如知音文化区、茶艺文化街、庆典文化广场、戏曲文化社区等,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文化载体建设上,建议将公共活动与人际交往作为社区文化活力的核心内涵,多举办一些联欢、棋牌、游园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让居民走出封闭,关注居住环境,加强邻里亲情联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靠感。
(本文系中共武汉市委政党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发言人: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