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1-10来源:民进黄冈市委会 余萍 浏览量:1040
【字体大小: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黄冈市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我市通过实施黄梅、团风、英山3个国家级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项目,国家和省级病虫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示范项目,武穴、蕲春、麻城、浠水和罗田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和非大县项目,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面源污染仍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三农”工作的薄弱领域,污染物排放仍处较高位置,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亟须进一步夯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力量分散,机制体制不够健全。

农业面源具有分散性、累积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加大了责任边界厘清、责任主体辨识、历史责任区分的难度。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水利部门等根据职责分工各自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尚未形成多部门协同的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监测体系。各县(市、区)缺乏流域层面系统管控思路、没有形成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类型和排放特征的技术优选配置与集成。



(二)资金缺口较大,补偿机制运行不畅。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黄冈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治理资金主要依靠国家专项资金,仅靠政府财力难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这也导致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补偿范围窄、补偿资金少、补偿资金筹措难度大、补偿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三)统筹部署不全,缺乏科技力量加持。

一些污染治理修复项目治理方案因缺乏科学论证,缺少技术支撑,实际工作中重治标轻治本,仅从局部水质改善明显的末端进行治理,对减少污染产生、提高畜禽粪污资源收集率、加强系统治理等未能全盘考虑,治理效果不明显。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安排,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整合监管、执法力量,推动多部门联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推动行业执法与司法相衔接,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检测点的运行维护、样品监测、数据上报等基础工作,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治理。



(二)突出治理重点,推进科学治理。

把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作为治理重点,科学分析当地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高产施肥规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高架栽培、立体套种等种养模式,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推广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草编等利用模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加强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应用技术的研发,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有效的技术成果;加大对规模以下养殖企业监管力度,加强畜禽粪污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布局生态型产业,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双赢。



(三)加大资金投入,深化补偿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统筹整合各类污染防治资金,集中财力解决突出污染问题,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绿色发展基金与多元化绿色投资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长江流域生态治理。鼓励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基金,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