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省委会要闻

【2021全国两会】周洪宇:关于将江汉平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第一批建设地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08浏览量:1602
【字体大小: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以国家粮食核心区、主产区、核心区功能区为基础,突出强调从产业层面提升粮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推动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的湖北应该是主要候选地区,而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江汉平原具有土地肥沃、物产水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包括荆州市、荆门、宜昌、孝感、武汉的部分县市,以及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等。区域总耕地面积2400多万亩,占湖北省耕地面积约30%,其中水田占65%,旱地占35%,旱地主要为潮土。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油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辖区内发现了中国第一粒人工稻,素有“鱼米之乡”和“江汉粮仓”之称,堪称中部地区的“黑土地”。该区域2019年粮食总产为950余万吨,占湖北省粮食总产35%。如果将上述区域辐射扩展包括襄阳、黄冈和黄石等地,相关数据将在湖北乃至全国占据更大的比重。

因此,将江汉平原地区确立为国家级粮食安全产业带,充分利用江汉平原耕地资源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自然资源基础,充分发挥综合生产小麦、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目标作物的多样性优势,充分激发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筑牢产业链的区域比较优势,对于构建我国更加稳健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我国农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把江汉平原建设成为稳产高产的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可以增强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粮食产业发展,以把江汉平原建设为“国家大粮仓”为目标,构建优质高效、持续增收、绿色安全国家粮食产业发展基地。湖北省不断调优品种、调绿模式、调高质效,水稻和小麦品种优质率均达到75%,“双低”油菜籽优质率超过95%,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700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第五,“三品一标”品牌总数居全国第2位,潜江龙虾等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但是,江汉平原人口密集,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相对突出,许多产粮大县难以走出“高产穷县”的困境。例如,荆州是农业大市、粮食大市,油菜籽总产居全国地市之首,是全国最大的冬油菜产区,全市现有7个全国粮食(油料)生产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和年产粮食分别占湖北省的15%和18%,占全国的近7‰、8‰,耕地面积国土面积的48.47%,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荆州一二三产比值为1︰2.3︰1.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7︰7.3,在相当长时期内,农业仍将是荆州的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情况下,耕地和生态红线划定限制了工业用地,工业经济发展不快,为财政收入贡献不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比较成本过高,发展粮食的内生动力都不足,影响了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江汉平原在粮食产业改革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批独特的成果,为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江汉平原地区坚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2016年,由湖北沙洋县首创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以江汉平原为代表的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例如,湖北潜江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虾稻共作”高效模式和农业现代化新型经营“八统一”模式在全国获得推广,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以及适度规模经营的障碍。这些适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成就,对于促进我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江汉平原“黑土地”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方面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对维护长江经济带乃至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增强资源集约利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江汉平原作为华中地区的“黑土地”,具有良好的粮食生产资源优势。2019年,湖北省对全省耕地进行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87,其中江汉平原平均等级为4.06,远高于全省平均等级,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仅次于东北黑土地的优质耕地。湖北省评价为优质耕地(一至三等地)的耕地面积为1454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8.5%,其大部分位于江汉平原。若该区域耕地质量整体平均提高1个等级,可新增粮食产能约250万吨,湖北粮食总产将再提升10%。

但是,江汉平原区域多年来复种指数较高,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逐步呈现土壤养分失衡、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土壤潜育化等问题,区域内耕地生产力的发挥受到一定制约。一是耕层土壤呈现退化趋势。近年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平均下降4.47 g/kg,下降约16%;土壤钾素下降30%以上,中微量元素缺乏面积进一步扩大。同时,土壤pH值平均下降0.4-0.7个单位值,耕作层变浅。二是耕层土壤污染风险呈加剧趋势。随着多年土壤磷素累积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江汉平原耕地土壤面临的农业面源污染形式越来越严峻。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国家对江汉平原地区有更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江汉平原粮食生产扶持力度。

建议:

第一,将江汉平原确立为国家级粮食安全产业带,在“十四五”期间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期间将江汉平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第一批建设地带,将江汉平原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强化对江汉平原相关粮食主产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精准支持政策体系,推动相关农业资金向江汉平原倾斜。增加江汉平原在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示范企业、特色园区、骨干企业“四大载体”的数量,鼓励江汉平原各地区结合粮食精深加工企业结构调整,实施粮食加工转化以强带弱战略,鼓励优势企业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盘活存量资本,推进粮食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将江汉平原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规划,把江汉平原纳入第一批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中

建议参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中的支持政策和支持资金,由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由农机、栽培、土肥、植保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江汉平原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通过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进一步加强江汉平原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保障监测工作经费,提升耕地监测评价水平,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建议设立江汉平原“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重点用于探索秸秆还田模式,推进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探索有机培肥机制,推进有机肥料积造施用;探索用养结合耕作机制,推动油菜等作物轮作技术应用。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江汉平原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夯实湖北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基础。

第三,支持江汉平原全域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推动江汉平原全域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统筹考虑田间基础设施、耕地地力及土壤健康等要素,确保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质量提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对粮田水利灌排设施、土壤污染修复和危废处理、绿色高效农业等给予分类支持,推动江汉平原高标准农田建设向绿色生态转型。加强对江汉平原土地规划管控,出台产业指导目录,严格控制布局发展一般性工业项目,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更加严格体现集约节约用地。

第四,支持江汉平原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在江汉平原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试点,按照高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投入标准,将优质耕地和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高标准粮田,专门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政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原则,完善建设内容和监管办法,明确管护主体、内容、责任、资金等,提高高标准粮田建设投资标准。加大对高标准粮田基础地力提升、良种良法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节种、节肥、节药、节水等绿色农业发展技术推广的补贴力度。针对江汉平原粮田基础设施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绿色发展重点领域,进一步细化专项支持领域和方向。

第五,支持江汉平原灌区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

当前,江汉平原水田潜育化问题较为突出。江汉平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有的地下水埋深仅0.5米。缺乏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年久失修地区,排水不畅,遇到大雨或梅雨时间过长以及季节性洪水泛滥,极易发生内涝,导致土壤潜育化问题。湖北省渍涝排水型耕地面积4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为此,建议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实施江汉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重大项目,参照支持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办法,在建设资金、建设面积上加大投入力度。

第六,加大并细化对江汉平原粮食产业发展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对江汉平原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多措并举推进江汉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升级落地,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对江汉平原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定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与生态补偿政策一致的扶持范围。加大对基层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奖补力度,中央财政安排江汉平原专项支持资金,鼓励江汉平原各地区探索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主体共同筹资建立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基,构建多元化粮食安全建设保护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增信和让利作用,全面落实江汉平原功能区规划、制度、战略,健全财政、投资、产业等配套政策,调动基层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保安全的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