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洪宇视点

改革高校收费,贷款还贷制度

发布时间:2004-06-24  来源:hyzx
就世界范围而言,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高等教育提供最基本的有熟练技术和受过教育的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真正的,依靠自身力量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当今社会变革的范围广,速度快,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高等教育正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 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可以说,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中国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我国自1977年恢复正常的高等教育体制以来,为社会选拔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伴随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在考虑录取,招生,收费,贷款还贷,就业以及评估制度等等方面,弊端日益明显,问题越来越多,造成了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学不满意,社会对教育不满意,教师对教育制度不满意,做为教育产品的科技的发展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等等的教育危机局面,高等教育体制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高等教育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改革就将难以进行洛美有高等教育的改革,就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就将落于空谈。可以说,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整体教育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和“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可以提纲协领,纲举目张。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既不能无视当前教育存在的危机而无动于衷,也不能缺乏理性,感情用事,急功冒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是一个集考试录取,招生,收费,贷款还贷,就业与评估等制度改革的系统工程。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考试科目,高考形式,保送生制度,考生录取手段,报考对象,高校收费,毕业生就业等等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改革,为高校体制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往改革的经验和专家学者(王一兵,雷颐,顾海兵,刘海峰,高站,李文利等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改革我国高校收费,贷款还贷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改革高校收费制度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成本分担的原则,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分担。随着国家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向义务教育的倾斜,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但考虑到我国实际的情况,全面收费应逐步进行,并指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1.本科声收费上浮至700元,拘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309.5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931.23元,两项合计约1万元。此项费用由国家支付3000元,个人支付7000元,既可以极大地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入负担,也考虑到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实际支付能力。同时,这种一视同仁的收费办法,比有差别的收费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针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收费的做法,不仅在现实上难以操作,从形式上也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和内容上过重的道德因素。 2.将研究生教育公费、自费并轨,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实行全面收费应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3年左右比较合适。此外,由于文、理、工各个学科的性质不同,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收费标准。 高校收费提高后,贫困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通过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积极稳妥地改革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贷款还款制度在调整高等教育参与的地区不平衡和就学人口组的不平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解决贫困学生学费交纳和日常费用开支等困难,保证其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但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款制度,在政策和实施上,都存在着很多漏洞和不足。因此建议: 1、除了进一步积极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对学生实行贷款外,应尽快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可包括:(1)政府拨款,比如占20%——30%的比例;(2)筹集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比如占30¥——40%的比例;(3)基金增值;(4)其他渠道。由于现在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由各大商业银行承担,从而造成了越是贫困学生越贷不到款的局面。通过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担保基金),助学贷款可优先向贫困生发放。 2、丰富学生贷款种类,建立国家贷学金制度。国家助学基金(担保基金)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考虑除国家助学贴息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外,还可以直接发放国家贷学金。 3、发展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可以建立中国教育信用公司,从银行购买贷款,向学生回收贷款,并将学生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形成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 4、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在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生信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有信用,就会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化解各种矛盾。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的意识,珍惜自己的信誉,在行动上做到“一诺千金”,是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迫在眉睫。另外,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参照美国社保卡制度),依照法律,对恶意欠贷者,给予严厉的惩罚。 5、制定有差别的还贷制度,对于愿意到城市的社区服务岗位、中西部贫困地区、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农村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以减轻其还款作为鼓励和激励。这种有差别还贷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国家拥有一个有效的调节人才的杠杆,不仅可刺激一部分毕业生流向急缺人才的不发达地区或农村,把人才配置到急需人才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有利于解决所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