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关注

中国教师报:2014年,课改从“求效”到“追魂”

发布时间:2014-01-14  

 

  从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开始,学校教育正沿着它应有的方向行走。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江苏省昆山市前景教育集团、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一中等一大批学校,作为第三代课改的探路者,正接受着未来的检阅。2014年,课改将去往哪里?中国教育又将去往哪里?周刊对此进行了预测性分析。

  教育现代化的几个追问

  教育有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答案是有——基于对人的基本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如果教育不尊重人,那只能是疯狂追求升学率的举动,一切都为了升学率。我们只能这样愤懑地表达:当教育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升学率而存在的时候,这就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应试教育已经夺走了某些学校教育的“底线”,要不然怎会有那些“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时何必贪睡,死后自会长眠”的荒谬标语?可以说,在很多所谓的应试名校那里,教育早已名存实亡。甚至可以说,如果教育仅仅为了升学而存在,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在与一代人为敌!“救救孩子”,这是鲁迅的名言,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陶行知也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教育就是与国难赛跑”。

  教育究竟因为什么而存在?

  当我们在讲“立德树人”时,实际上就开始意味着教育要从人出发了——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离开了“人”,不可能有教育。教育从来不排斥考试,但真正的考试不是发生在考场,而是发生在社会,仅仅赢得考场的教育,最终一定会输掉社会。教育既要能让学生赢得考场,更要让他们赢得社会。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在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今天,我们必须思考,教育现代化离我们还有多远?制约我们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又究竟是什么呢?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最根本的途径只能是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改什么、如何改?在我看来,在教育的诸多问题中,其实从根源性上讲,不外乎有三个:学校制度、教师队伍、教学方式。

  学校制度:寻找教育的灵魂

  学校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因而学校是道德的摇篮、文明的源头。有专家这样通俗地解读现代学校制度——“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一个基本形成共识的看法是——现代学校制度一定是一个能释放人性、提升精神的制度。那么,我们反过来问一下:我们的某些学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压抑人性、钳制精神的?

  不可否认,我们的很多学校都是注重“文化”的。比如,我们在教室里会挂上一个钟表,钟表的旁边再设计一个“高考倒计时”牌子;比如,我们所有的评价,包括“绩效工资”,都与升学率挂钩,我们信奉好教师就是学生成绩好的教师;比如,我们眼里的好学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日常行为没有关系,所谓的“三好”只看学习成绩……

  如果我们的学校仅仅停留在这样的文化、机制、管理上,那只能说,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低级的、原始的甚至是落后的,这就是典型的“目中无人”的教育。在我看来,学校应该不只是为了升学率而存在,它应该相对完整、“三场合一”;它应该不仅仅指向知识性学习,更应该既是学习场,又是生活场、精神场。教育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它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道德提升的使命。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是培养“三格”,即性格、品格、人格。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假如具有了“三格”,那么它的未来就不会“出格”。我们一直努力地试图这样表述:“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学校是‘教育的母体’、‘国家的雏形’”,意在提醒更多的学校,跳出升学,转而着眼于人、于社会、于国家、于人类。

  学校制度是教育魂之所在,没有了“魂”,就没有了“底线”。

  教师队伍:让教师有精神追求

  中国近代教育其实是不缺乏好教师的,比如陶行知、陈鹤琴……中国当代也不缺少好教师,比如霍懋征、斯霞……

  好教师是教育真理的符号。好教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呢?可以用3句话加以概括:爱是最高的师德;兴趣是最好的教学;研究学生是最大的课程。

  “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

  无数次,当我们聆听这些教育真理的教诲时,心灵都会禁不住震颤。然而,今天,为什么在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总感觉底气不足呢?毋庸讳言,教师作为现代化教育工程的“施工员”,无疑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挑战来自于哪里?我认为有3方面:一是教师的职业信念,二是教师的教育角色,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是教育的脊梁,然而,教师的问题真是出在教师自身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教师的问题出在学校对教师的不尊重。一所不懂得尊重教师的学校,不可能有教育发生;一所不能给予教师幸福的学校,也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一所连正常生活都不能还给教师的学校,更不可能给教师以发展。对教育来讲,头等大事是学会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呵护教师。甚至可以说,对教师的态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文明高度;教师在一所学校的地位,决定了这所学校未来的一切。

  教育的所有变革,都必须从学会尊重教师开始,“尊师”才能“兴教”。显然,真正的“尊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也不仅是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更不是简单地提高教师工资。学校可以给教师以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权益、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信念,这才是更为重要的。教师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吗?不是,教师是有血有肉的人。试想,如果教师的生活是残缺的,他能带给学生完整的生活吗?如果教师不幸福,他能带给学生幸福感吗?如果教师没有尊严,教育会有地位吗?

  我建议学校成立三大中心:一是给教师以生活情趣的,命名为教师生活中心;一是给教师以精神成长的,命名为教师情感中心;一是给教师以自主发展的,命名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不是“术”的叠加,而是精神的成长;好教师不仅要拥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更要具有完整“三格”;好教师不是能让多少学生考上大学,而是能让全体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好教师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方式:改革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当我们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时,必须思考的是:课改究竟是为了“求效”,还是为了“追魂”?

  如果仅仅是“求效”,显然我们仍然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如果只是在“追魂”,显然又抹不掉“政治”的印迹。学校的另一面是社会,假如教育不能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那么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职的。儿童与生俱来的的灵性与本能告诉我们,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物种”。因而,教育是唤醒灵性、激发本能,而不是人为地关闭他们心灵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户”。其实,教育从来不深奥、不玄妙,它的一切智慧、真理、发明,都来源于生活。

  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它应该有3色:红色信念、蓝色希望、绿色成长。如果只有“血色分数”的“效”,就意味着改革是毫无意义的。教育的道德是给人理想,教育的不道德则是剥夺人的理想。今天,我们必须追问,那些坐进教室里的孩子,有几个人是有理想的?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理想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只是为“求效”,而是为“铸魂”、“树格”,是为了培育性格、品格、人格;不仅是在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是在改革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教育的魂究竟是什么?应该是“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校长的奋斗目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师的奋斗目标”。

  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高效课堂风靡全国。然而,作为最早的倡导者和理念提出者之一,我必须重申,单纯以课堂教学效益为旨归的“高效课堂”,并不是我们真正要推进的高效课堂。

  在中国谈课改,可能谁都无法回避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从最初的“10+35”,到后来的“0+45”,再到以“快乐”为唯一评价标准的“0分课堂”,一直到今天以“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无师课堂”,他们的改革所提供的脉络,显然不是指向于“分”,而是指向于“人”的。

  高效课堂不止于“求效”

  高效课堂以“人本”为基石,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精神信念的课堂,基本的概述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它具有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但是,高效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概念,它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由教学、评价、文化三大系统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完整地表述应该称为“高效课堂教育”。对高效课堂的理念支撑,最简洁的描述是“四新”——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高效课堂的对立面是“传统课堂”。传统课堂是指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为指向、以灌输为手段的眼中无“人”的课堂。当然,高效课堂自然不会排斥课堂的“高效”,它排斥的是,一切都仅仅为了“高效”而存在。

  从“人”的角度划分三代课改

  第一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调整课堂结构”,也就是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第一代课改的出发点就是“效”,是为了解决课堂“低效”的问题。但第一代课改显然存在的问题是依然传统的“教为中心”、“师为中心”。当然,第一代课改相对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是一个突破,这种突破的意义在于,它注重和增加了“学”的分量,更加强调学习的能动性。

  第二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重塑教学关系”,它相对于“调整课堂结构”的改良算得上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改革的深入。第二代课改首次触及到了教学关系的本质,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它首次开始把“学”和“生”置于主体地位。第二代课改下的课堂的主要特点是“师退生进”,有3个标志性形式:小组学习、导学案、学习展示。可以说,这是具有革命性的改革。

  第三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改变教学意义”,它相对于“教学关系”的改革而言,又可称为一种颠覆性改革。如果说第二代课改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那么第三代课改试图解决的就是最根本的“学什么”以及“为何学”的问题。第三代课改抛弃的是单纯对“效”的膜拜,转而开始的是对“课堂之道”的叩问,它力求打破课堂的固有形式,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第三代课改主要的特点有三个:取消导学案、无限放大自学、一名教师同时给多个班级上课。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在于重塑“课堂之魂”,以“课堂之道”去培养“三格”。

  从教学角度谈高效课堂

  单纯从教学的角度谈高效课堂,它也与一般的“高效”课堂不同。

  高效课堂一定是重视教育质量的课堂。我们所讲的教育质量,不是指升学率,而是指课堂中学生所展现出的生命质量、学习能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高效课堂并不纠缠于更多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而是主张教学要从学生的认识成长角度,让学生去自学。当然,这里的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这与传统教学中的“自学”截然不同。有人总是在指责高效课堂不让教师“讲”,甚至嘲弄高效课堂是“搞笑课堂”。这样说其实也没错,高效课堂的确是“抑讲”的,不“抑讲”岂能“扬学”?至于“搞笑”之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真切地描绘了高效课堂的情境。在我看来,它至少比让学生“生不如死”的课堂人道得多。

  高效课堂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纠正、修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尤其是第三代课改的一批实验区域和学校,代表着高效课堂真正的追求。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活力、意义、价值,超越了很多教育人的经验,也远非某些应试名校所能相提并论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也分属于不同的目的。这一切从根本上讲,依然是“三格”所决定的。当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时,我们也应该清楚,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的差别最终一定在校长、在文化、在“三格”。

  在反思中回归常识

  为什么一定要课改?课改这条路究竟走得对不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相比西方,到底是谁优谁劣?

  当诸如此类的话题在新课改10年后的今天,再度被一些教育人提及的时候,正意味着新课改的“普及”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乐观。即便是一些号称一直在课改的学校,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让人困惑不解。当中国的教育人在怀着某种始终不能丢弃的价值观选择课改的时候,他们所谓的“课改”,从一开始就误入了歧途。

  技术性改良只能是“切入点”

  究竟为了什么而改革?显然,在所有的理由中,为了提升升学率是最站不住脚的,然而这个最站不住脚的理由却成为某些课改学校唯一要改革的理由。有人这样描述当代的中国课改:经历了一个“负效—有效—高效”的过程,高效课堂就是有效课堂的升级版。这样的概括恰恰为某些应试名校提供了合理的辩护:在过往的这几年中,几乎所有的应试名校都在高喊着自己也是“高效课堂”。这很好理解,因为越是应试名校,越善于包装自己的应试行为。

  在早些年,高效课堂的确在教学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诸如小组学习、导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成果展示等。然而,课改不能仅仅是“术”的改进。改“术”固然可以提高升学率,甚至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但是,它终究是停留在“能力”的层面上。当课堂之“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同时,却很难触及到课改灵魂层面的内容。

  如果说课改是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点,那么技术性改良也只能是课改的切入点。课改的最终目的仍然需要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回到育人,也就是回到了教育的“常识”。

  10年课改追问

  历经10年的“教学技术革新”,其中的得失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不可否认的另一反面却是,“技术革新”并未能减轻师生共同的负担。教师依然缺乏职业热情,学生依然苦不堪言,教育依然在社会的质疑声中踯躅前行。这样的改革难言成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

  我们教育的方向错了?还是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的目标?

  有人这样说,当教育依然不把人当成“人”时,无论怎样挣扎都是无益的。也有人说,教育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回到常识上弄清楚自己是谁。的确,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也有很多,诸如教师待遇不高、工作量过大、责任过重,学生课程过多、学习时间过长、学业任务过重,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政府对教育重视不够、校长聘任制度有缺陷,等等。这一切回到根本上思考,根源性在于我们仍然没有想透教育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优先发展”也仍然只是一种“战略性”提法,还不能真正得以落实。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家兴,无数事实证明,一个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呵护学生的社会,教育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正能量,反之教育只能产生负能量。教育不可能割裂社会而存在,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社会中找到根源。

  教育的意义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它的版图大小、人口多少关联不大,只和它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国家目标奉献和付出有关。在今天,民族的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大事,可到底有多少人在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目标奉献和付出呢?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和每一个坐进教室的孩子,是不是有为国家奉献和付出的目标?这必须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相信,在今天,有无数的教育人在思考和追问教育的常识性问题:究竟为什么办教育?好学校、好教师、好课堂、好学生是什么样的?社会之于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学生之于国家的使命又是什么?等等。

  学校必须回到这些常识问题上作出应答,这才是学校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我相信,教育一旦有了“三格”,就一定能守住底线;每一个中国人只要有了“三格”,就一定能聚集在民族复兴的旗帜下,践行每一个人的本分和任务。只要这样,中国就一定会成为崭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