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人民网: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谈教育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09-03-23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做客强国论坛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为强国论坛题词

  编者按:3月6日19:30,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做客强国论坛“一日一话题”栏目,以教育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摘要

  ●改革的难点在于现有各种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职业教育的发展,它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不会对基础教育的减负本身产生什么影响,但会与基础教育构成互补与互促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正是政府该提供该负责的,如果政府不提供,那就“失职”与“缺位”了;

  ●免费不是万应灵丹,不可能一免就灵,一免就好。

  正文

  【周洪宇】::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周洪宇,很高兴今年两会期间第二次来到人民网,我很乐意就教育改革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今年我带来了是个教育方面的议案和建议



  【军徽闪烁】:您开设了一个人大代表网站“洪宇在线”,能给我们说说么?

  【周洪宇】::我的人大代表个人网站——“洪宇在线”是2003年9月建立的,酝酿的时候是在2002年,当初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与我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2003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想法开始有所调整,决定把议政与学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议政任务的加重,议政性的色彩更加突出,但仍还保持着一定的学术特征。这点大家可以从“洪宇在线”栏目的设立看出来。最初的栏目议政性与学术性内容各占一半,经过几次调整,现在的议政性占了四分之三,学术性只有四分之一了。目前的栏目主要有,“洪宇视点”、“议案提案”、“办复追踪”、“社情民意”、“洪宇信箱”、“人物专访”、“相关报道”、“代表风采”、“立法聚焦”、“国外议会”、“公民论政”、 “每日要闻报道” 、“社会热点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学者论教”、“E博士沙龙”、“教师之家”、“阳光教育实验 ”等等。从这些内容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一个议政性与学术性,政治与教育结合的网站,这也反映我个人的主要学术背景和工作领域。欢迎大家登陆“洪宇在线”,并且就时事问题或者教育问题与我进行交流。  

  【v三人行v】:你好,请问你当代表期间提过哪些跟教育相关的提案?含联署。

  【周洪宇】::我从2003年做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开始,到今年已经七年了,现在是第十一届的第二年。七年以来,我提了有关教育方面的议案和建议大概有50多件,主要是呼吁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等。既有立法的建议,也有改革的建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登陆我的“洪宇在线”看“议案提案”和“办复追踪”这两个栏目的有关情况。这些都是我提出来的,不含和其他人联署的。  

  【周洪宇】::关于今年教育方面的议案和建议,我已经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我的个人博客上登了出来。主要是十个方面的建议,比如,主张教育改革应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对明确教育改革的愿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探索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把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目标;合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建立基础教育学校标准体系,确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慎重对待高中文理分科,探索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创新教师教育与管理体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尽早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建立国家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快教育立法进程,真正实现以法治教。每一个部分都是先谈观点,再做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其中,前两点是对于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考,三四五六是对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等问题的建议,也涉及到了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七、八、九、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条件保障,涉及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师资保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与法律保障,是一个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对完整的纲要性的政策分析与建议框架。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教改最核心的是教育行政制度改革



  【xint】:请教嘉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在中小学阶段?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吗?  

  【周洪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毫无疑问是应该从小开始的,从小学阶段就应该逐步地形成创新的意识,到初中、高中,特别是到大学,更应该逐步形成创新的能力。当然我们现在的教育并没有这样做,其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这里面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也有现实教育政策的导向,还有当今各种教育或非教育的重压。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奢望一蹴而就,但是我们现在就应该进行这项改革,从小学开始逐步地形成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 

  【赤县农夫】:周老师,您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难点在哪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 

  【周洪宇】::改革的难点在于现有各种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发展的“加速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体制改革是极为重要的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要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在现实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与学校的适当关系;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确立政府与市场在发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与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和关系,促进教育的地方化;如何改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以促进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以保障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和创造性;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等。 

  教育制度改革,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建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学校的制度的建立,考试、评价和用人制度改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参与制度的建立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教育行政制度改革,即改革高度集中,大一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从管理型、计划型向指导型、服务型转变。通过政府教育管理权的下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恢复教育的活力、创造力和多元化,实现学校的自主性和管理的民主化。 

  【家有小虎】:老周同志,E两会里有人说“基础教育减负要从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着手”,你认为如何? 

  【周洪宇】::我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地方,基础教育方面的减负,主要还是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下功夫。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它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它不会对基础教育的减负本身产生什么影响,但会与基础教育构成互补与互促的关系。

现在有必要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



  【为英雄加冕】:问嘉宾,有代表说应把学前教育免费,你怎么看,幼儿教育应该属于义务教育吗?  

  【周洪宇】::这位网友谈到了教育免费的问题,我想就这个话题多说两句。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七年前的今天,即2000年3月6日,我向前来参加湖北代表团座谈的温家宝总理建议,从农村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得到了总理的肯定。那次会议上,我正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得到了我们湖北代表团37位代表的联名支持。对此建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从第二年起,也就是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2005年,又正式启动义务教育免费工作,到去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已全部实现免费,在义务教育免费实现之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免费教育如何深入?如何进一步让政府的阳光惠及更多的学生,推动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我注意到,近年来的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上的不少人士都就免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主张学前教育免费,有的主张高中教育免费,应该说,这些主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现有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发展的普及程度,相关师资配备情况,以及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流向,目前,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免费都是不太现实的。有的同志比较多的是经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当然是必需的,但是是很不够的,因为教育的免费不仅要看钱的问题,还要看这种教育类型发展的程度如何。所有的免费都是一种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即普及的程度之后才有可能,它不完全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跑了内蒙、甘肃、山东、江西、广东、海南和湖北等七个省市,开展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调研,上个月,又专程到日本、韩国进行考察,与两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校长、中学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即使是财政实力雄厚,教育发展程度高,普及义务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日本,目前也没有做到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免费。根据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及中国的现有国情和教情,我的考虑是,当前,还是应该尽快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这可能是既重要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今年一月,我与湖北地区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一批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一个关于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建议,并向《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办公室提交这份建议,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我们的主张经新华社报道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响应和积极支持。不少网友也给我来函表达他们的倾向,比如“鲁拾余”等网友也表示坚决支持。我已向这次的全国人大正式提交了这份建议,如果看了今天晚上新闻联播里第一条新闻的同志可能就会了解到这个情况。 

  我想再讲一讲,为什么现在有必要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我的基本理由是如下四点: 

  首先,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来看,它既属于高中教育范围,又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其作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和劳动技能的初级应用人才,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更接近于生产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是在当前教育结构中。发展最为薄弱,也最需支持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 

  其次,从政府的职能来看,政府的职能,如果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主要是提供国防和外交,维护司法公正,提供公共产品,辅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正是政府该提供该负责的,如果政府不提供,那就“失职”与“缺位”了。 

  第三,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农民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还有八九亿的农民,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经济状况远不如城市的居民,是中国社会阶层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子女,也往往因经济条件所限,难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常常在初中毕业之后,无法到高中入读,现在农村每年大约有两百多万初中生,进入不了高中。这一部分人就很有可能成为闲散人员,也无法就业。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又有助于改变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教育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农村青年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农村的孩子免费到中职读书,学到了谋生的技能和本能。一方面可以自某生路,改变命运。另一方面,又能为建设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可谓一举多得。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实施中职免费有其强烈的针对性。 

  最后,从我国现有的财力以及解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可能需要的经费来看,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财政收入超过6万亿,国家是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财政实力了。去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0万人,在校生2056万人,按中职生中,农村学生略多与城市学生算,应在1100万以上,如果,按照每个中职生每人学费、杂费加书费和生活补贴费一共六千元左右计算,所有农村中职学生免费每年约需660亿。如果从贫困家庭的农村中职生开始实施免费,即使贫困家庭学生比例在所有学生中达到70%,也只需460亿左右。以国家现有6万多亿雄厚财力,每年七八千亿的教育投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不成问题,更何况还可分级承担。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解决。应该说财政压力是不大的。 

  基于上述四点理由,我认为,目前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不仅是重要的,必要的,紧迫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可以承受的,完全可行的。 

  

免费能解决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但不是万应灵丹



  如何组织实施呢?我想,可以考虑采取与我七年前建议义务教育免费的相同的思路。即分类承担,分步实施。分类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地方承担的比例应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在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现行体制下,要实行“分类承担”的政策。这里所谓的“分类承担”,即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合理划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 

  具体而言,即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对于中部一般发达地区,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以地方为主”的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具体可按省市承担70%—80%,中央承担20—30%,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应当完全或主要由中央财政来承担。 

  分步实施。此项工作可分步实施,先点后面。今年可以先对考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城市涉农专业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免费,明年扩大到考入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后年再扩大到考入农村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所有农村家庭子女。从类型而言,近期可以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开始,以条件成熟再推广到城市中等职业教育;从专业来看,今年先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城市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明年再过渡到非农业中等职业专业免费;就群体而言,先免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学费,然后逐步推广到城市贫困家庭子女。 

  当然免费只是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它解决的主要是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而教育质量的问题则需要在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师资,特别是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改革之后才能真正解决。 

  免费不是万应灵丹,不可能一免就灵,一免就好。我们在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之后,还要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师资队伍等等进行重新构建和整体改革。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洪宇】::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和网友的交流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先登陆我的“洪宇在线”和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周洪宇代表博客”,了解我的基本观点,以后再找机会与大家交流。谢谢大家,再见!